隨著中國高端啤酒市場逐漸釋放紅利,外資啤酒企業的中國本土化布局日益加深。3月4日,北京商報記者獲悉,日前嘉士伯啤酒集團(以下簡稱“嘉士伯”)以小股東的姿態收購了部分京A啤酒股份,持股比例和投資金額未透露,且嘉士伯資源將用于提升京A的釀酒廠和實驗室的硬件設施和構建分銷網絡。
嘉士伯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,一直以來,嘉士伯都十分重視息稅前利潤和投資回報率,并以獲得更高的現金轉換為目標。據該負責人透露,目前,嘉士伯在中國的品牌戰略是使用多種品牌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。未來,嘉士伯將會持續考量多種方案,除了與本土品牌產品進行合作外,還會推出新產品、擴大區域覆蓋,以提高盈利能力實現加速增長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是嘉士伯在發布年度財報后的首次中國市場布局。近年來,嘉士伯在中國市場始終不斷加碼發力高端啤酒品牌。相較于此次的小部分投資,此前嘉士伯的“手筆”更大,不過效果并不甚理想。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,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,嘉士伯在華大肆布廠,廣東、重慶、安徽等地均有酒廠開設。但隨著國內啤酒企業逐漸崛起,國外啤酒企業加碼布局,嘉士伯面臨的市場壓力愈發增大,旗下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重慶啤酒”)更是連關數廠。
對此,嘉士伯相關負責人表示,重慶啤酒對于嘉士伯中國乃至嘉士伯集團來說都非常重要。多年來,嘉士伯為重慶啤酒提供了許多支持,包括供應鏈、產品、人才等,經過融合整合后,進一步加速了重慶啤酒的產能優化和產品結構升級,推進重慶啤酒在中國市場的經營發展。未來,嘉士伯將持續推動自身在中國及重啤股份的業務發展。
事實上,近年來,外資啤酒企業加速中國本土高端布局的舉動頻頻發生。前有百威收購成立于2008年的本土精釀品牌拳擊貓,又于2018年把旗下精釀品牌鵝島帶入中國,并在武漢成立全新的獨立生產線;后有喜力借助華潤在中國內地拓寬分銷渠道。
業內人士指出,資本能帶給精釀啤酒品牌許多幫助。當前國內許多本土精釀品牌面臨著需要資金創新、小生產線的質量和品控不穩定,以及分銷不力等問題。隨著大公司的投資入駐,這些品牌的營銷資源和分銷渠道進一步拓寬,所提供的資金也能幫助小型精釀品牌建設并投入更多設備。
酒業專家蔡學飛指出,目前啤酒消費市場存在多元化格局,隨著中國啤酒行業產業結構、啤酒消費層次的提升,國內啤酒企業和外國啤酒企業之間實際上就是高端化的競爭。未來,中國精釀啤酒市場仍擁有很大發展空間。不過,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表示,當前中國啤酒市場消費結構以及產業結構之間仍有一定的壁壘,品牌高度跟價格高度存在落差。未來,嘉士伯等外資啤酒企業若想持續發展中國市場,在品牌、產品、渠道、消費者黏性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加強。